热线:18998603455

首页 > 成功案例 > 逃学资讯 >

未成年孩子逃学不回家,父母不去寻找是违法的

阅读:0

现在培养一个孩子健健康康地长大真心不容易,父母不出去赚钱吧,在物质上很难保障孩子的需求,父母都忙着赚钱的话,又可能因为精力不够或者疏忽大意而让孩子养成坏习惯,逃学上网甚至结伴干坏事,到时候再管教往往就晚了。碰到那种极不负责任的家长,只要自己的孩子眼下没吃亏他就做甩手掌柜,逃学就逃学吧,反正去外面也能吃饱也有地方住,停几天就回来了。自己的孩子在没闯祸之前,貌似他做父母的也没什么责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未成年孩子经常逃学不回家,父母不去寻找放任不管违法吗?

如果情况严重的话,父母的行为有可能违法。

首先要明确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既是社会义务也是法律义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对未成年人放任不管,因此造成严重后果的,甚至会剥夺其监护权。简单来说,如果孩子因此发生意外或者受到伤害,那么孩子的父母也有责任。

民法通则第18条第3款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而且,如果孩子对别人造成了伤害或者损毁了公私财物,父母作为监护人还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婚姻法》中都有类似的条款: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在责任划分上,如果监护人已经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所需承担的民事责任。可见,管与不管差别很大。

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家庭角度来看,父母把孩子生下来,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教育培养责任。合格的父母会给孩子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用恰当的方法对子女进行必要的教育和管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通常那类对孩子疏于管教的父母却都有一句口头禅:我管不了他!

管不了真的不能作为借口。未成年孩子的习惯和三观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多方引导,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该时刻起到监督和正确教育的作用。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株树苗的话,越早发现问题越早纠正肯定最管用。倘若这株树苗已经长歪等它枝干变得坚硬了,父母再去强行矫正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子不教父之过。

父母对未成年孩子不仅具有抚养义务,也具有管教义务。如果未成年的孩子逃学不回家,做父母的听之任之不去寻找,显然属于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孩子本来在该学习书本知识和遵守学校纪律的年纪,却走出校外去接触那些本不属于他这个年龄段能够分辨的事物,结局不言而喻。要知道,无论从法理还是情理上讲,倘若孩子因此发生意外或者在外面闯了祸,父母身为孩子的监护人,最终难辞其咎。

其实,父母管教子女,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防止其他人遭受伤害。如果你仔细翻阅以以往发生的校园暴力以及青少年犯罪案例,你会发现,很多当事人都缺少父母的管教,可以说他们的监护人都有相应的责任缺失。

综上所述,如果未成年孩子逃学不回家,做父母的在知情的前提下不去寻找放任不管,那么很有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

最后想说,教育无小事,希望家长们都能承担起责任,找到正确的引导办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电话咨询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清远麦田青少年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