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18998603455

首页 > 成功案例 > 网络案例 >

小坤的案例之逃学少年回归校园

阅读:0

小坤是名初二的学生,由于平时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不理想,逐渐的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在半年之前,小坤迷恋上网,开始上学情况断断续续,再到经常逃学,后来变本加厉,整天缩在家里打游戏。起初家长也没怎么在意,得知小坤不愿上学,对游戏的沉迷越陷越深,饮食作息时间也一片混乱。家长多次提醒他,不要玩手机了,要早点休息,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起初父母的话小坤还听,慢慢的家长的提醒没有效果了。

20210325614092.jpg

在一周之前,孩子在家长的再三提醒下置若罔闻,还是晚上偷偷的玩手机,一直到了深夜还在玩。当家长悄悄地推开孩子的房门之后发现,孩子沉浸在手机游戏当中,一怒之下,抓过小坤的手机,当即摔在了地上。小坤看到了被摔坏的手机,闷声不吭的用被子蒙住了头。结果,第二天早上父母叫起床上学,孩子没有任何动静,依然躺在床上不起来,不去上学了,以此来对抗家长昨天晚上摔手机那件事情。孩子赖在床上就是不起来,家长说得多了,小坤便恶语相向情绪激动,弄得家长也没辙了。就这样,小坤和家长僵持了三天,家长妥协了,以可以让孩子每天玩三个小时作为交换条件,让孩子去上学了。孩子虽然去上学了,家长明显感觉孩子的心思没在学习上而在手机上。这样持续下去,孩子肯定会放弃学习的。父母将小坤的情况跟麦田心理老师叙述,陈老师就其情况进行分析和调解。

20210325312271.jpg

原因分析:


1. 信息化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达,网络无处不在。学生的上网情况,从电脑发展到了手机。很多学生不能分清网络有利的一面和有弊的一面,无节制地上网。在上网学生的传染下,沉迷网络会像瘟疫一样传染给别人,引诱更多的学生上网玩游戏;他们的行为带来的恶劣影响。


2. 在网络游戏中寻找自我

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低落,缺乏追求和抱负,希望他人接纳和认可,但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被老师和家长认可,产生挫败感,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存在和价值感,然后,转向玩手机和游戏,从虚拟的游戏世界当中找到自我价值。常常以“退缩”、“逃避”、“自责”、“幻想”等不成熟的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


3. 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成就感,以弥补现实的失落

在网络游戏中的成就感是指,练级练到一定的程度,或者通关了、或者得分高了、或者说你把一个人物养成到某个阶段了,就会得到赞美和鼓励,这一种成就感可能是对一些孩子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少得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会看到一些,就是在学校里面成绩平平,没有什么特色的孩子往往是非常容易迷恋游戏的。


因为对他们来说,如果在现实社会当中很难体验到那种自我成就感的话,在游戏当中经常可以对这一部分去进行一个弥补。但是这种弥补背后也都是有各种各样的代价的。

IMG_6344.JPG

4. 青春期的影响

青春期影响。求助者的心理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由青春期发育导致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自我意识增强以及心理发展不平衡等使他感到痛苦而迷茫。当他无法获得相应知识,解决青春期困惑时,他就会通过网络这一途径去获取这方面的知识。


5. 孩子缺乏缓解压力的方法

孩子承受着现实的压力,社会对求助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升学、就业、家长期望、榜样等都给他带来很大压力,危机意识、生存意识明显增强。但社会、家长和学校都不能帮助他调整心态,有效缓解和释放种种压力,他就会通过网络逃避问题、转移压力。


6. 孩子和家长沟通不畅


求助者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不畅。社会在不断的发生逐渐变化,思维活跃的求助者了解最新的互联网知识技术,其家长的网络知识和技术素养却不高,使家长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阻碍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导致他通过网络寻求情感支持。


7. 孩子在游戏中释放现实中压抑的攻击性

孩子通过游戏,释放了很多对于比如说社会的一些不满,这种不满包括了对家庭,对学校这种。 



20210325650615.jpg

帮助脱离沉迷网络的步骤及方法: 


1. 家长要心态平和

首先要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在上网过程中应保持平静心态,不宜过分投入。还要告诉孩子上网的坏处,比如容易近视,晚上容易做噩梦等。


2. 要疏不要堵

然后,给孩子定了有个规矩,在遵守规矩的前提下并不反对孩子适当上网玩游戏,规矩主要是:每天限制孩子上网两个小时,而且必须是在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才能上网,如果周六周日,可以帮助家里完成一些家务活之后奖励上网时间,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办事。


3.用孩子的表现积分来兑换游戏时间

这些时间要根据儿子的表现的变化而定,比如周五完成不了作业,那周六玩游戏的时间相应就会减少。

要培养尊重规则,更要让他学会自己选择 ,"比如这次期末考,如果有3科95分以上,暑假每天的游戏时间就由你自己安排。"让孩子自己安排,也是让孩子自己做出抉择,如果他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学业),就能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游戏)。


4. 培养兴趣

平时在闲暇的时候,多带孩子做一些户外活动,通过户外运动让孩子了解到生活还是有很多层面的,自己的生活不用局限于网络。



叛逆孩子学校,广东清远麦田教育学校(139).jpg

5.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在玩游戏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去交给孩子,然后把监督执行的功能去留给自己。这个是指,有些孩子玩游戏,爸妈难免会担心说孩子沉溺。我觉得与其把担心闷在心里,不如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跟孩子聊的姿态,可以是:你玩游戏我并不会反对,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个规则,去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让孩子自己来说,他怎么玩游戏。


比如,每天做完作业,可以玩儿半个小时,每天睡觉之前可以玩20分钟。但是,这个规则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不然他就变成了父母的一种高压政策。自我管理的感觉,是给予孩子一种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觉。这种自由度是不一样的。


监督执行也是父母需要去看到的一个边界。就是,当这些规则被制定出来之后,去监督他从始到终的执行,这个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20210325450487.jpg

6.帮助孩子认识游戏背后的东西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这个是指,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学者或者文章在讨论说,游戏究竟为什么会让人成瘾,或者说设计游戏的时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 

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去讨论这些内容。就相当于你去解剖这个游戏的过程,也能帮助孩子认识到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家长可以在有引导的状况下,和孩子一起去看这些。用一个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于游戏更加健康的态度。


7.帮助孩子从游戏中学习做一个有趣的人

那么,在一个家庭当中进行这种游戏化的思考,父母也是可以去学习和借鉴的。比如说,当希望孩子他在学业上取得一些成就的时候,你怎样通过一种游戏化的设置能让他感觉到更多的成就感,或者说在你们的一个沟通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游戏化的元素,让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依旧觉得你是一个有趣的人。


8. 使用阳性强化法

使用阳性强化法,一开始给孩子定目标,一整天不玩电脑,如果做到了,就可以去吃自己很喜欢吃的东西或者买一个自己一直想买的小玩具之类的。然后是三天不碰电脑,一个星期,一个月,慢慢延长这个过程。最终达到戒沉迷网络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个监督人,随时监督戒沉迷网络的人,并且对于他做到预定目标。


叛逆孩子学校,广东清远麦田教育学校(158).jpg

9. 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沉迷网络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牢固化所致,而操作条件反射的关键是强化,即上网操作和甜头强化物的结合。所以消除沉迷网络的办法便是逐步不强化,使上网操作逐渐减少并不和强化物结合,沉迷网络便很易根除。具体办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10. 友好协商

家长和过度上网孩子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发育、发展的关键。然后理出沉迷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上网要钱,而钱不够便会养成说谎的习惯,上网占用时间过多会疏远亲情与友谊,不利心理发展。与此同时,家长还要主动与老师配合。  


11. 系统脱敏

家长与过度上网孩子双方协商,定出总体计划,在两个月内逐步减少上网玩手机的时间,最终达到偶尔玩手机上网或不玩手机不上网。如原来每天沉迷手机6小时以上,则第一周减为4小时,第二周2小时,第三周1小时,第四周半个小时。能按计划执行则给予奖励(用代币制),即每周发给适当的代币,到月终换为现金。做不到时则罚,但不可打、骂,而是将孩子最喜欢的食物、娱乐、看电视或其他活动予以减少,如不给吃快餐,不给吃冰淇淋等。这样,两个月内会消除沉迷网络。  


6 (8).jpg

12. 代替疗法

青少年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所以不让其上网则必须找别的爱好替代。如游泳、打球,陪孩子登山、旅游等。  


13. 焦虑

叫孩子左手腕带上粗的橡皮筋,当孩子有上网念头时立即用右手拉弹橡皮筋,橡皮筋回弹便会产生疼痛感,转移并压制上网的念头。拉弹的同时孩子还要提醒自己,上网有危害。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用意志力压制上网的念头。


小坤在麦田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调整和专业指导,走出了沉迷上网的状态,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开心快乐地回去上学了。


通过家长培训,也让家长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教育子女的方式,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上网未必是一个归因,它可能是一个结果。它反映的是这个家庭当中,本身就需要被处理的一些情结,一些动力。所以这一部分家长的及时求助对于孩子和整个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


电话咨询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清远麦田青少年服务中心